今天,興盛管樁廠家為您講解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四大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!
一、地面明顯隆起,鄰樁上浮或位移過大
1.樁基礎密集,土飽和密實,樁間距較小,在沉樁時土被擠到極限密實度而向上隆起,相鄰的樁浮起。
2.在軟土地基施工較密集的群樁時,由于沉樁引起的孔隙水壓力把相鄰的樁推向一側或浮起。
防治:
1.采用“植樁法”(先鉆孔,鉆透硬夾層,將樁插入孔內,打至設計要求)以減少土的擠密及孔隙水壓力的上升。
2.采用開口型樁尖,讓部分土體進入樁空腔內,減少土體擠密;同時采用“跳打法”施工,控制每天打樁根數,同一區域內不宜超過12根樁。
3.采用井點降水、砂井或盲溝等降水或排水措施。
4.沉樁期間不得同時開挖基坑,沉樁完畢后相隔適當時間方可開挖,相隔時間應視具體地質情況、基坑開挖深度、面積、樁的密集程度及孔隙水壓力消散情況來確定,一般應在兩周左右。
二、樁身斷裂
樁在沉入過程中,樁身突然傾斜錯位,樁尖處土質條件沒有特殊變化,而貫入度突然增大。
1.樁制作時,樁身彎曲超過規定,樁尖偏離樁的縱軸線較大,沉入過程中樁身發生傾斜或彎曲。
2.樁入土后,遇到大塊堅硬的障礙物,把樁尖擠向一側。
3.穩樁不垂直,打入地下一定深度后,再用移架方法校正,使樁身產生彎曲。
4.兩節以上樁施工時,相接的兩節樁不在同一軸線上,產生了曲折。
5.制作樁的砼強度不夠,樁在堆放、吊運過程中產生裂紋或斷裂未被發現。
防治:
1.施工前應對樁位下的障礙物清理干凈,必要時對每個樁位用鉆探了解。對樁構件要進行檢查,發現樁身彎曲超過規定(L/1000)或樁尖不在樁縱軸線上的不宜使用。
2.在穩樁過程中如發現樁不垂直應及時糾正,樁壓入一定深度發生嚴重傾斜時,不宜采用移架方法來校正。接樁時要保證上下兩節樁在同一軸線上,接頭處應嚴格按照操作要求執行。
3.樁在堆放、吊運過程中,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,發現樁開裂超過有關驗收規定時不得使用。
三、樁頂掉角、碎裂
1.預制的混凝土配比不良,施工控制不嚴,振搗不密實或養護時間短,養護措施不足。
2.樁頂面不平,樁頂平面與樁軸線不垂直,樁頂保護層過厚。
3.樁頂與樁帽的接觸面不平,樁沉入時不垂直,使樁頂面傾斜,造成樁頂面局部受集中應力而掉角。
4.沉樁時,樁頂襯墊已損壞,未及時更換。
5.樁錘過大,跳動過高。
防治:
1.樁制作時,要振搗密實,樁頂的加密箍筋要保證位置準確;樁成型后要嚴格加強養護。
2.沉樁前應對樁構件進行檢查,檢查樁頂有無凹凸現象,樁頂面是否垂直于軸線,樁尖有否偏斜,對不符合規范要求的樁不宜使用,或經過修補等處理后才能使用。
3.檢查樁帽與樁的接觸面處是否平整,如不平整應進行加墊等處理才能施工。
4.沉樁時穩樁要垂直,樁頂要有襯墊,如襯墊失效或不符合要求時要更換。
5.施工時應根據地質條件,樁斷面尺寸及形狀,合理選擇樁錘。并采用“重錘低擊”的方法,嚴格控制樁錘的跳動高度,禁止高起高落。
四、沉樁達不到要求
管樁是以貫入度和樁長作為施工臨了控制,一般情況下,以貫入度控制為主,結合以樁長控制參數,有時沉樁達不到設計的臨了控制要求。
1.勘探點不夠或勘探資料粗,對工程地質情況不明,尤其是對持力層起伏標高不明,至使設計考慮持力層或選擇樁長有誤。
2.勘探工作是以點帶面,對局部硬夾層、軟夾層不可能全部了解清楚,尤其在復雜的工程地質條件下,還有地下障礙物,如大塊石頭、混凝土塊等。
3.以新近代砂層為持力層時或穿越較厚的砂夾層,由于其結構的不穩定,同一層土的強度差異很大,樁沉入到該層時,進入持力層較深才能達到貫入度或容易穿越砂夾層,但群樁施工時,砂層越擠越密,臨了會有沉不下的現象。
防治:
1.詳細探明工程地質情況,必要時應作補勘,正確選擇持力層或標高。
2.根據工程地質條件,合理地選擇施工方法及壓樁順序。
地址:淮安市漣水縣炎黃大道北側,廣陵路北側延伸段西側
電話:0517-82390918;13705233850
郵箱:2976796728@qq.com
備案號:蘇ICP備19055015
技術支持:祥云平臺淮安有限公司
于先生 | 謝女士 |